溺水是一种无声且经常被误解的紧急情况,可能在几秒钟内发生。溺水是全球第三大死因,尤其是在幼儿中,但知道如何立即做出反应可以决定生死。
溺水的定义是因浸入或浸泡在液体中而导致呼吸受损。溺水的情况各不相同,并由一系列事件引起。例如,溺水可能是由于健康状况导致驾驶员失去控制,从而使车辆离开道路并浸入水中。或者,参加水上运动的人可能会发现自己面临意想不到的情况,并在与之抗争时精疲力竭,从而导致昏迷和浸入水中。
溺水可能是立即发生的,即受害者从水中被救起时已经死亡,经 CPR 抢救无效死亡。溺水也可能是延迟性的,受害者在获救后有反应或半反应,但由于吸入水导致并发症,随后死亡。[编者注:这种情况过去被称为 “延迟性溺水 “或 “继发性溺水”,但如今只是被认为是溺水的一种形式。]
我们都熟悉有人溅起水花并大声呼救的常见画面,但溺水者可能无法呼救。溺水通常是悄无声息地发生的,溺水者在试图呼吸的同时努力保持漂浮。因此,行动和救援有赖于对事件的迅速注意和响应。
以下是学生需要了解和记住的内容。
溺水求生链
1.注意以下症状/体征:
- 头向后仰,嘴巴张开。 受害者可能在水上挣扎。
- 眼睛睁得大大的,没有焦距或呈玻璃状。
- 大口喘气或无法正常呼吸。
- 甩动手臂或试图抓住水以保持漂浮。
- 无法移动或在水中移动非常缓慢。
如果您看到任何这些迹象,请立即采取行动。但是,与所有救援一样,在尝试救援之前,请确保您自己的人身安全。
2.首先要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这包括教授儿童如何游泳和水上安全知识、在泳池周围设置屏障、始终在水边监督儿童以及在进入泳池前评估水域状况等措施。在醒目位置随时准备好带有回收绳的漂浮装置和其他救援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
3.识别危难并提供援助。溺水是一种医疗紧急情况,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您或其他人协助受害者时,请他人呼叫急救并带上除颤器。
4.为受害者提供漂浮装置,防止其被淹没:
- 如果可以的话,从一个稳定的建筑物上将受害者拉到安全地带并提供帮助。
- 如果他们够不着,就伸出一个长长的东西(桨、树枝–任何足够长和结实的东西),如果他们能抓住的话,或者使用救生钩把他们拉上来。
- 如果不可能伸手去够,就扔一个漂浮装置,如救生衣、环形浮标或一个简易装置,如一个密封的空塑料瓶–任何轻便、有浮力且可以抓牢的东西都可以。
- 如果您必须下水,而且您受过下水训练,请从后面靠近。
5.从水中捞起 ,根据需要使用 “急救循环 “进行护理,并送往急救中心:
- 检查 AB-CABS 并做出适当回应。
- 如果患者反应迟钝且没有呼吸,则应打开其呼吸道并进行五次初步人工呼吸。
- 最初的呼吸停止会因严重的低氧血症而导致心脏骤停,因此要持续监控 “急救循环”,并开始提供 CPR。
- 注意许多溺水患者会呕吐,因此要准备好让他们侧卧以清理呼吸道。
- 如果患者开始出现反应迹象–睁开眼睛、开始正常呼吸、发出声音或咳嗽–立即停止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开始对患者进行体温过低救护(见下文)。
- 如果患者已失去知觉但仍有呼吸,则将其置于恢复体位,使其头部低于身体。
- 溺水可能会在事发数小时后因吸入肺部的水而引起迟发性并发症,而且仍然可能致命,因此,即使受害者看起来已经完全康复,也一定要及时就医。
6.为病人保暖。即使水温不是特别低,溺水病人也有体温过低的危险。尽可能脱掉湿衣服,提供干衣服、毛巾、毯子、大衣等。甚至可以利用自身的体温为溺水者保暖,直到医疗救助到达。
为什么要提供初始人工呼吸?
在水外心脏骤停时,体内通常仍有大量氧气储备,可以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胸外按压进行循环。然而,溺水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涉及最初的缺氧(缺氧),并可能发展到呼吸停止。长时间浸入水中可能会耗尽体内正常的氧气储备,仅靠胸外按压是不够的,因为这只会将不含氧的血液推向身体各处。
对于溺水病人,快速提供救援呼吸可导致生命迹象,因此可能不需要按压。仅呼吸停止的患者在进行人工呼吸后,存活率超过 90%。因此,通气可以挽救生命,因此在溺水情况下,最初的五次救援呼吸至关重要,甚至应该优先于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如果病人对救援呼吸没有反应,AED(和按压)就非常重要,因为这表明心脏骤停。如果心脏处于心室颤动并有可电击的节律,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有效恢复正常心跳。
浸入与浸出
溺水类型会影响体内的含氧量和心脏状况。
浸没意味着呼吸道处于水下,无法呼吸新鲜空气。
- 长时间浸没会导致缺氧和酸中毒(体内酸度增加),进而引起心律失常(心跳不规则),可能会从心动过速(由于压力导致心率加快)发展到心动过缓(由于哺乳动物的潜水反射和身体试图保存氧气并将其重新分配到重要器官而导致心率降低)、随后是心动过缓(由于哺乳动物的潜水反射和身体试图保存氧气并将其重新分配到重要器官而导致心率降低),然后是无脉性电活动(PEA–心脏不跳动但有活动,这不是AED 可电击的节律),最后是心搏停止(心脏活动停止)。
- 冷水浸泡会加剧这些影响,因为低体温也会引发心律失常。
- 急救的重点应是迅速将受害者从水中救出,评估受害者的呼吸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五次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浸入一般意味着口鼻保持在水面以上,但身体大部分被淹没,这可能导致体温过低。
- 浸入冷水中会迅速降低体温,造成体温过低。浸入式低体温症会在一段时间后导致溺水,因为受害者无法漂浮在水面上。
- 由于心率减慢,而不是发生心室颤动,极冷的水中产生的低体温可导致长期浸泡后的存活。
- 冷水会引发冷休克反应(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和哺乳动物潜水反应(脸部浸入水中时心率减慢)。这些反应会导致心律紊乱,并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 防止水进入肺部的反射–喉痉挛如果持续存在,也可能导致窒息。
- 急救重点应是迅速将受害者从水中救出,评估呼吸情况,并提供五次人工呼吸,必要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已失去知觉但仍有呼吸,则将其置于恢复体位。
溺水是一种悲剧,但及时有效的急救可以挽救或恢复生命。了解救援和 CPR 的基本原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应对此类紧急 Responder 的工具。始终将救援者的安全放在首位,呼救并做好迅速行动的准备。快速行动可能是溺水者生死之间的分水岭,因此请将这些程序添加到您的EFR课程中。